澳门新莆京4117.com
德潤農大
當前位置: 首頁 · 德潤農大 · 正文
【農大好故事65期】科技澆灌豐收田
日期:2018-01-22 信息來源: 點擊數:

又一年千重麥浪,又一次金色收獲。5月30日,由國家糧食豐産科技工程河北項目區完成,甄文超教授牽頭的《河北平原小麥-玉米水肥熱高效利用協同增産關鍵技術》被授予河北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該成果在河北小麥-玉米主産區,圍繞節水節肥、光溫高效、協同增産3個主攻方向,曆時6年,建成13個試驗區,開展126項攻關研究,探明了水肥熱三大要素高效利用機制,創新了水肥熱高效協同增産關鍵技術。近3年在河北省累計應用5297萬畝,新增效益53.2億元。至此,自2004年我校主持實施國家糧食豐産科技工程課題,已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一等獎5項、二等獎8項。

這是三代糧豐人不懈努力的成果

“成績應歸功于三代糧豐人的不懈努力。”這是甄文超對記者說的第一句話。 “2004年以來,糧豐團隊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凝聚的是老中青三代糧豐人十五年如一日的智慧和汗水,他們栉風沐雨、無怨無悔,把一篇糧食科技大文章寫在了燕趙大地上、刻在了糧農心坎裡。”

以馬峙英、李雁鳴教授為代表的第一代糧豐人,帶領研究團隊明确了以“節水高産并重、夏秋糧均衡增産”為特色,以“寓糧于科技、寓糧于農民、寓糧于土地、寓糧于人才、寓糧于産業”為目标的指導思想。“十五”階段,找到了我省糧食産量恢複性增長的突破口;“十一五”階段取得了“高産與節水節肥協調,增産與增收增效協調”的顯著進步。形成的“矩陣式”河北省糧食科技創新體系,得到科技部領導充分肯定。

“十二五”階段,崔彥宏、陳景堂、甄文超教授分别主持了3個國家級糧豐課題,科技創新遞次推進,進一步突破了水分-養分-熱量協同高效、農藝-農資-農機深度融合的關鍵技術。項目區用20%的糧田面積,生産了全省30%的糧食,節約了40億立方米的水資源。第二代糧豐人中産生了3名農業部專家組成員、8名河北省小麥玉米産業體系崗位專家。

“十三五”期間,我校繼續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糧食豐産增效科技創新”重大項目,總經費6500萬元。由甄文超、張月辰等中年教授領銜,一批80後的第三代 “糧豐人”挑起了大梁,王紅光、邊大紅、尹寶重、薛澄等多名青年骨幹,均已鍛煉成為糧豐團隊和各自學科的中堅力量。年輕的第三代糧豐團隊确定了“創新驅動、綠色提升、涵養生态、提質增效”的更高層次目标。

甄文超說,“能自始至終參加糧豐工程倍感驕傲和自豪,是糧豐工程的曆練使我不斷進步,糧豐工程為我提供了展示自己、實現抱負、服務三農、報效國家的舞台。今後,會繼續發揚太行山精神,帶領糧豐工程團隊,以更多的創新成果,為實現我省小麥玉米綠色、節水、優質、豐産、高效做出更大貢獻。”

于振文院士的博士生王紅光,2012年畢業後到我校農學院工作。“參加糧豐我感覺收獲很大。作為80後的糧豐人我們肩負着繼承和發展的重任,創新無止境、奮鬥無終點,我們會一步一個腳印的踏實工作,把糧豐事業發揚光大”王紅光說。

這是一個沒有圍牆的研究院

十五年來,糧豐工程實行“開放、競争、聯合”的運行機制。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河北省農科院、河北師範大學等20餘家單位,76個糧食主産縣,12家龍頭企業參與技術研發和示範推廣工作。我校農學、植保、資環、機電、生命、城建、經貿、商學、食品等9個學院的100餘名教師參加了糧豐工程,對學科發展發揮了重要的帶動和支撐作用。糧豐項目管理辦公室主任、河北省科技廳農村處徐成處長指出,“糧豐工程取得了一大批創新技術成果,得益于他們整合全省優勢資源,形成了一個沒有圍牆的研究院,實現了‘産、學、研、企’的大聯合。”2008年糧豐工程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産學研結合十大優秀案例”。

這是一群永不停歇的追夢人

糧豐團隊成員年複一年,馬不停蹄地奔波于試驗區,每年大量時間在野外開展試驗,承受了常人難以理解的艱辛。“清明節和五一節是小麥春季管理的關鍵期,兒童節和端午節是小麥準備收獲、玉米備播的關鍵期,中秋節和國慶節是玉米收獲、小麥播種的關鍵期。十五年了,這些節假日對我們都是奢望。”甄文超說,“糧豐是我們的事業,大家無怨無悔。”

“風吹、日曬、天寒地凍的野外工作是家常便飯。每人的臉平時都是黑的,過一個冬天才又變白。”團隊青年骨幹杜雄博士诙諧地稱自己身兼“黑白兩道”。“‘黑’是我們的團隊标志。田間試驗起早貪黑、曬得比農民還黑。”團隊成員段會軍說。

藁城核心區試驗田一望無際、豐收在望。記者見到了号稱團隊“猛張飛”的李瑞奇教授。之所以有這個雅号,一是他幹試驗風風火火,二是常年累月下地使他的膚色成為了名副其實地糧豐“第一黑人”。在麥田深處,他仔細觀測小麥長勢,高興地對記者說,“今年雖然遭遇了幾次極端天氣,但我們盯住了,關鍵技術措施落實到位,核心區再奪豐收問題不大。”

這是一隻科教興農的生力軍

“實現專家與農民的無縫對接,打通技術和生産之間‘最後一公裡’是糧豐工程的重要任務。要取得實效,就得‘下得去、蹲得住’,要走出實驗室、試驗田,深入示範區、輻射區。”馬峙英教授對團隊反複強調。

為了讓農民實實在在地掌握各項技術,團隊主要成員每年百日以上深入田間地頭,面對面、手把手地指導農民應用新技術、新成果。據統計,糧豐團隊已開展各種形式技術培訓4285期次,培訓基層技術人員和農民技術骨幹近50萬人次。通過“全覆蓋式技術培訓”、“糧豐快遞直通車”、“糧豐科技信息網”等技術傳播途徑,使創新技術迅速轉化為現實生産力,有效提升了我省糧食科技應用水平,全面帶動和支撐了我省糧食産量2004~2017年的“十四連增”。

談到今後的打算,“确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這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要求。”甄文超表示從中體會到了沉甸甸的責任。“我們要認真思考國家糧食安全新戰略和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下的科技創新要求,以促進糧食産業綠色轉型為導向,通過深入實施糧豐工程,全面支撐‘産出高效、産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化糧食産業,向黨、國家和農民交上一份滿意答卷。”

65-1.jpg

2004年,課題主持人馬峙英教授對10個示範縣秋播試驗逐一檢查指導

65-2.jpg

2012年,項目區主要參加單位開展聯查觀摩活動

65-3.jpg

2013年,李雁鳴教授帶領課題主持人陳景堂、甄文超考察共性技術研究試驗

65-4.jpg

2017年,第三代糧豐團隊向更新、更高、更優目标發展

作者:澳门新莆京4117.com 姚運肖

上一條:【農大好故事67期】周懷軍:一生甘做“鋪路石”
下一條:【農大好故事64期】探索棗基因組的秘密


版權所有:澳门新莆京-www.4117.com|官方网址-百度百科

地址:保定市蓮池區靈雨寺街289号    電話:0312-7521304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