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新莆京4117.com
媒體農大
當前位置: 首頁 · 媒體農大 · 正文
中央、省市媒體集中報道我校太行山農業創新驿站
日期:2023-04-12 信息來源: 點擊數:

近日,保定市委澳门新莆京4117.com組織開展以“把論文寫在太行山上”為主題的媒體采風活動。共有20多家中央、省市媒體參加。校黨委副書記王英在媒體見面會上,全面介紹了我校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李保國先進事迹的重要批示,堅持太行山道路,弘揚“太行山精神”“李保國精神”,用科技助力鄉村振興,打造太行山農業創新驿站的做法和成效。

采風期間,媒體記者先後到順平順農果品現代農業園區、阜平硒鴿實業有限公司、曲陽西旦溝現代農業園區、滿城力實生态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徐水神農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農業創新驿站進行采訪。人民網、新華網、光明日報客戶端、中國青年報、農民日報、長城網、冀雲客戶端、保定日報先後刊發主題報道。

現将人民網《把論文寫在太行山上》、中國青年報《河北農大拓展深化“太行山道路”在鄉村振興最前線建太行山農業創新驿站》全文轉發。


把論文寫在太行山上

(祝龍超 人民網-河北頻道)

“現在我們培育的蘋果樹連過去大樹的一個樹枝都比不上,這種‘矮砧密植’模式,能夠把更多的光合産物分配到果實上,而不是長到樹幹上,提高了果實産量。”近日,在河北省順平縣大悲鄉北大悲村,澳门新莆京4117.com園藝學院果樹專家邵建柱向大家介紹了他們的水果試驗示範園。

北大悲村地處太行山淺山丘陵地帶。過去,因耕地少、灌溉條件差,糧食作物種植收益低,村民隻能靠天吃飯。如今,漫山的蘋果樹整齊劃一,苗木間水肥灌溉管道縱橫連接,各種溫度濕度檢測儀器科技感十足。

7F1F9

河北省順平縣“太行山農業創新驿站”河北農大水果試驗示範園。人民網 祝龍超攝

“太行山農業創新驿站”:來了不走的專家

“2012年,我從村裡流轉了1000多畝山地,搞林果種植,但因沒技術、缺經驗,砸了很多錢也沒聽見個響兒。”順農果品現代農業園區負責人焦金同說。

2017年,保定市委、市政府與澳门新莆京4117.com正式簽訂《農業科技創新戰略合作協議》,決定通過政府、高校、企業、農民“四方聯手”,深化雙方合作“六個一”機制,即每個縣(市、區)确定一個具有優勢特色并能帶動全市的主導産業、拿出一筆專項經費、明确一個企業或園區作為産業承接平台、對接河北農大一個專家團隊、建設一個科技研發推廣中心、培育一批農業科技人才,堅持産業鍊、學科鍊、人才鍊、創新鍊、服務鍊“五鍊合一”的“四六五”服務運行模式,共同打造“太行山農業創新驿站”,走出一條科技助力農業産業發展的新路徑。

作為第一批“太行山農業創新驿站”,澳门新莆京4117.com在政府牽線搭橋下,選中了焦金同的果木園區。有了澳门新莆京4117.com專家教授的技術加持,憑借科技種植、科學管理,如今這裡的林果已達3500多畝,産量達550噸,産值達600萬元。昔日的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也成了附近村民的“聚寶盆”。

“在這幹活也不累,幹一個月3000多塊錢。”在園區幹活的村民張聯合高興地說。

水果品質優,便于機械化管理,三年能産果,四年就到盛果期。在河北農大專家教授的精心指導下,采用“矮砧密植”法栽培的果樹品種迅速推廣,目前僅在保定市,就推廣了不下10萬畝,帶動了更多山區縣的林果種植。

“農業創新驿站的出現,改變了以往與農戶分散對接送技術的傳統模式,真正把政府、企業、專家(學校)、農民擰成了一股繩,形成了緊密的利益共同體。”澳门新莆京4117.com黨委副書記王英說。

69000

澳门新莆京4117.com副教授李中勇在介紹果樹品種特點。人民網 祝龍超攝

“你看這個山上的果園,就是我們一點點開出來的。”每年要來曲陽縣西旦溝“太行山農業創新驿站”30多次,一呆就是半個多星期,被山裡的太陽曬得黝黑的澳门新莆京4117.com副教授李中勇說,“六年的時間,光在這裡培育的學生就達300人次。”

據介紹,澳门新莆京4117.com發動15個學院、45個專業、400餘名教師,4300餘名學生精準對接“太行山農業創新驿站”建設。農業創新驿站引進了很多農業發展新理念、新技術,孕育出“農業4.0”高度智能化管理模式,100多項新技術、新成果率先在農業創新驿站轉化落地,科技貢獻率達到80%以上,有效推動了農業高質量發展。

“博士農場”:把實驗室搬到田間地頭

保定市阜平縣,一排排鴿舍沐浴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走進鴿舍,一組組大鴿籠被隔成了一個個小“單間”,每個“單間”裡都住着一公一母兩隻鴿子。鴿子是“一夫一妻制”,在傳統模式下,一對親鴿一般哺育兩隻乳鴿,是“2+2”的生産模式。在河北農大專家的研究培育下,阜平硒鴿采用了“2+3”的模式,即一對親鴿帶三隻乳鴿,産量提高了50%。

“我們正在全力攻克肉鴿産業‘卡脖子’問題及關鍵性技術問題,讓肉鴿的産量和營養價值進一步提升。”澳门新莆京4117.com教授臧素敏說,她正在帶領“博士農場”團隊進行不同品種鴿産肉、産蛋、繁殖、抗病等鑒定挖掘、建立育繁推一體化種鴿生産經營模式等工作。

654CF

阜平硒鴿健康産業園的鴿舍。人民網 祝龍超攝

如今,阜平硒鴿産業園每年可向市場提供30萬對優質肉種鴿,1200萬隻肉鴿,這裡不僅飼養着全國首個通過國家資源遺傳委員會審定的肉鴿原種“天翔一号”,還囊括了包括肉鴿飼料加工、鴿糞加工、中草藥種植、特色餐飲、觀光旅遊、食品深加工等在内的一系列産業元素,提供就業崗位2000個。

78D6C

澳门新莆京4117.com副教授齊永志在滿城區“博士農場”現場授課。 人民網 祝龍超攝

“我們的目标是通過草莓品種雜交,篩查出适合日光溫室栽培的新品種,它既具備日韓系品種口感好、産量高的特性,又具備歐美系品種耐運輸、抗逆性強的優良特性。”澳门新莆京4117.com副教授齊永志說。

“保定市為我們博士團隊提供了良好的研發和工作條件,企業也為博士開展研發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齊永志說,他們團隊正搶抓機遇,緊緊圍繞産業發展急需解決的問題開展技術研發。

“博士農場”作為農業創新驿站的延伸,是保定着眼于加快推動傳統農業向都市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的專業化創新創業平台。“博士農場”以博士或博士團隊等高層次人才為技術依托,聚焦新品種、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産品,打造農業科技創新要素聚集地、科技成果轉化示範園和特色産業發展引領區。

據悉,保定目前已創建51家“博士農場”,其中科研攻關型21家、成果轉化型27家和企業孵化型3家。“博士農場”總規模12.95萬畝,投資15.58億元,形成技術标準(規程)61個,培育引進新品種164個,推廣先進适用技術80個,申請專利104個,累計培訓3.8萬人次,帶動經營主體1136家,帶動大學生就業395人。

農業科技創新是新農村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6年間,保定各縣市、區,特别是貧困地區通過創建農業創新驿站,實施特色産業扶貧,走出了一條科技扶貧的創新之路。農業創新驿站涵蓋蔬菜、果品、糧食、食用菌、中藥材、苗木、盆景、食品加工、文創農旅等10大類35個特色農業産業,覆蓋863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全市約14萬戶30萬人通過驿站輻射帶動實現了脫貧緻富。

聚焦15個農業特色優勢産業,河北省共創建了300個農業創新驿站,産業類型涵蓋糧食蔬菜、果品等36個特色農産品;創建區域涉及全省11個設區市、辛集市、定州市和雄安新區,實現了省域内的全覆蓋,發展勢頭良好。

新聞鍊接:人民網丨把論文寫在太行山上


河北農大拓展深化“太行山道路”

在鄉村振興最前線建太行山農業創新驿站

中國青年報(2023年04月06日01版)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樊江濤 朱洪園 實習生 齊家樂

一端連着剛剛過完120歲生日的澳门新莆京4117.com,一端連接服務“三農”的最前線,澳门新莆京4117.com的教師如今走出象牙塔、直達廣袤鄉村田間地頭的路更快捷了。

腳踩油門、手握方向盤,李中勇每年自駕車往返于學校和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孝墓鄉30多次,每次裡程200多公裡,這名澳门新莆京4117.com園藝學院80後教師服務的農業創新驿站就在這裡。同為園藝學院教師的張鶴,每年往返學校和農業創新驿站的自駕總裡程都在1萬公裡以上。“這條路太熟悉了!”若與張鶴同行前往他對接的創新驿站所在的順平縣大悲鄉,即使專業司機也會直呼“跟不上”。

從2017年開始,澳门新莆京4117.com與保定市簽訂農業科技創新戰略合作協議,打造“太行山農業創新驿站”——在這個政府、高校、企業、農民相互連接協同的高效樞紐,河北農大的師生與農業生産端無縫對接,解決實際問題,推動産業發展。

20世紀80年代,河北農大人在承擔被列入國家“六五”重點攻關計劃的“河北省太行山區開發研究”項目時,把科技送進農戶,把知識獻給農民,把論文寫在了太行山上,走出了享譽全國的“太行山道路”。

自此以後,“太行山道路”成為河北農大人最為珍視的“标識”。“這個‘标識’不僅概括了師生教學科研的價值選擇,還承載着河北農大人的精神氣質追求,更體現了農業科技工作者的責任擔當。”澳门新莆京4117.com黨委書記申書興表示,從富起來到強起來,以“太行山”為農業創新驿站命名,正是站在新起點的河北農大人對太行山精神的傳承和弘揚,也是對“太行山道路”的拓展和深化。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2019年,在河北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下,“太行山農業創新驿站”建設經驗在全省推廣。如今廣布于燕趙大地的農業創新驿站猶如燎原星火,照亮了當地鄉村振興的美好前景。

一所高校服務于農業全鍊條

如何實現給散養雞“刷臉”,以統計在外“逛吃”了一天的它們是否全部回籠?在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涞源縣的太行山農業創新驿站,第一次聽企業負責人孫二東講述他遇到的難題,即便身為河北農大動物科技學院的禽業教授,陳輝也不免一愣。

作為驿站首席專家的她,很快找來了河北農大信息學院的同事,雞“刷臉”的難題迎刃而解。“解決方案是基于圖像識别技術。”陳輝介紹,通過智能統計安裝在雞棚出入口的設備所拍照片中雞的數量,就能對雞群回籠情況心知肚明。

随着“雲養雞”模式在網絡銷售中受到追捧,陳輝再次向信息學院的“小夥伴”求助。作為“混搭”技術團隊,這次他們協同攻關的是讓消費者在線認養屬于自己的“太行雞”。

很快,消費者通過手機進入澳门新莆京4117.com專家開發的“桃木疙瘩農場”小程序,手指輕點便可将整個雞棚盡收眼底。通過24小時雲端直播平台,消費者可以實時觀看雞的生活環境。

每隻被認養的太行雞甚至都佩戴了智能腳環,消費者不僅可以檢測到雞的運動步數,還可以通過掃描腳環上的二維碼了解雞從出生到被屠宰的信息數據。

這個混搭技術團隊并沒有就此止步。他們再接再厲又開發出識别功能,讓定制客戶可以從雞群中找到自己的專屬小雞,觀察其位置和長勢,提升“雲養雞”的體驗感。

身居象牙塔,作為澳门新莆京4117.com科教興農中心副主任,周宏宇将目光聚焦“三農”前沿。他注意到,相較于品質的提升和産量的提高,位于産業鍊後端的品牌打造和高效銷售,成了一些地方發展現代農業時遇到的瓶頸。“通過市場端促進農業生産端,就需要相關專業混搭組隊、協同技術攻關,破解農業産業鍊發展中遇到的短闆問題”。

通過太行山農業創新驿站,澳门新莆京4117.com形成了一套對農業産業鍊從科技研發到生産銷售全方位服務的模式。“術業有專攻,通過入駐的河北農大專家團隊,創新驿站可與全校的科研技術力量實現對接”。

在周宏宇看來,這不僅得益于這所涉農高校相對齊全的學科設置,更離不開走“太行山道路”已成為每位河北農大人的自覺。

從2017年以來,僅保定市的太行山農業創新驿站建設,就有河北農大15個學院、45個專業的師生參與其中,科技助力13類農業産業,更有300餘名青年教師投身驿站工作,4300餘名學生在此實習。

一項成果支撐了一方新産業

2021年,在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上,澳门新莆京4117.com的參賽項目《梨想——梨果産業升級助力鄉村振興》拿下“青年紅色築夢之旅”賽道金獎。

在總決賽中做發言展示的正是農業創新驿站成員、團隊中的青年代表——澳门新莆京4117.com園藝學院2017級博士生李剛、2018級本科生于新樂。他們講述了澳门新莆京4117.com19名教師和34名博碩研究生、本科生組成的師生團隊,10多年間幫扶河北省邢台市威縣梨産業實現“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創業曆程。

“當通過無人機俯瞰10萬畝現代化梨園的時候,你就會對農業科技工作者‘将論文寫在大地’上的豪情有了最直觀的感受。”指導教師許建鋒告訴記者,參賽主題“梨想”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梨想’與理想諧音”。

在位于邢台市威縣的農業創新驿站,澳门新莆京4117.com園藝學院教師許建鋒是“承上啟下”的一代:前有首席專家張玉星教授,後有年輕教師和90後、00後學生。

“農業是一個周期長、見效慢的産業。”許建鋒清楚地記得,團隊接到了國家現代農業産業技術梨體系“省力化栽培技術與模式”研究任務是在2010年。他們開始探索适用于威縣的 “三新四化”栽培模式時,當地棉花産業“一棉獨大”,農業生産效益低,農民增收緻富難。

而今威縣梨産業從無到有,以“三新四化”栽培模式種植梨園近10萬畝,“威梨”成為當地區域公用品牌,“吃威梨有威力”正逐漸被叫響。而他們科技攻關的成果已在全國得到推廣,目前輻射26個省份,有力推動了中國梨栽培由落後模式向現代化模式的轉變。

“一個農業成果支撐了一方新産業。”有大賽評委曾高度評價《梨想》的價值。2017年12月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首次提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産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幾年來,通過所服務的太行山農業創新驿站,澳门新莆京4117.com園藝學院教師張鶴正積極推動經營者将農業從業者的收入更多地與公司效益挂鈎,“遊說了4年,終于從前年開始實施,并初步達到了效果,但還不夠”。

此舉是旨在使雙方在提質增效基礎上實現雙赢的農業生産組織形式的探索。這點公司工人都看得到,但在這之外,張鶴看得更為深遠:“鄉村振興需要人才,為這些回流人才搭建起承載他們的産業基礎尤為迫切!”

一個傳統幾代師生根紮沃土

從太行山道路一路走來,河北農大人從不缺少身邊的榜樣。被譽為“太行山上新愚公”的李保國就是其中傑出的一位。這位澳门新莆京4117.com教授生前曾表示,要想成長為一名農業科技工作者首先要把自己變成農民。

2022年4月24日到9月18日,澳门新莆京4117.com2021級碩士研究生趙世馨和同學們就在順平縣大悲鄉當了4個多月的“果農”。在這裡的農業創新驿站,他們經曆了蘋果樹從開花到結果收獲的過程。

趙世馨最喜歡的環節是在秋天收獲大蘋果。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趙世馨特别強調了大蘋果的“大”字,尾音拖得很長。

在這期間,她對當地不同品種的蘋果都“門兒清”。返校後她和同學們還要在實驗室裡繼續研究從驿站帶回的蘋果樣本。

4個多月的田間勞作讓這名女大學生曬黑了。但趙世馨覺得這讓自己看起來更接地氣。“見多識廣的記者來采訪時,竟都沒能認出我是一名大學生。”說這話時,24歲的她語氣中透出些小得意。

作為一門實踐性強的專業,農學專業學生的農業實踐能力培養是檢驗高校農學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标準。“現實中的果樹不都長得和課本上一樣。”陳輝笑着告訴記者。來到對接的農業創新驿站,養殖戶遇到的現實問題總能讓陳輝腦洞大開。

太行雞好啄鬥,一番打鬥,不免掉落一地雞毛,影響太行雞銷售時的“品相”。如何培育出“乖”一點的太行雞?就此展開的研究,使這位80後教授拿到了相關國家項目的支持。

正所謂“言傳身教”,陳輝帶領的本科實習生也在農業創新驿站完成了自己的首個科研項目,開發出的“功能蛋”對眼睛具有保健功能。

做離這片土地最近的人、成為最了解這片土地的人——從“太行山道路”到太行山農業創新驿站,始終是河北農大這所地方涉農高校師生不變的追求。

新聞鍊接:中國青年報丨河北農大拓展深化“太行山道路”在鄉村振興最前線建太行山農業創新驿站

上一條:人民網、新華網等中央媒體報道我校專家深入農村農戶開展技術指導
下一條:人民網:全國現代農業工程科技創新發展高端論壇在河北保定舉行


版權所有:澳门新莆京-www.4117.com|官方网址-百度百科

地址:保定市蓮池區靈雨寺街289号    電話:0312-7521304

Baidu
sogou